“龋齿”,俗称蛀牙,与癌症、心血管疾病共同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世界三大非传染性慢性病,发病率非常高。蛀牙带来的牙疼问题也是我们难以忍受和控制的,有些人甚至被折磨的夜不能寐...其实这与我们的口腔健康意识有着密切关系,大部分蛀牙患者都有一个共性,就是当牙齿实在疼痛难忍时才到院就医,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,当感受到牙疼时,蛀牙可能已经是“晚期”了!
龋齿是怎么形成的呢?
龋齿是由细菌引起的,并且是细菌和糖共同作用的结果。龋齿的发生与年龄没有直接关系,而是基于以下4个必备要素:细菌、食物、宿主(牙齿结构、唾液等)、时间。
其实这个“糖”并不仅仅指糖果巧克力等,幼儿爱吃的糕点、糖果、果汁、碳酸饮料等,都是在“糖”的范围内,同时,幼儿摄入的纤维素类食物少,不能通过咀嚼食物时的摩擦作用对牙齿表面进行自洁,因而易产生龋齿。
龋病一步一步掏空牙齿
龋病轻重程度的区分,在医学上分为浅龋、 中龋、深龋。
1.浅龋:龋坏限于牙釉质,有很小、很浅的洞,没有自觉症状,探查也没有反应。
2.中龋:龋坏已经达到牙本质,有明显的龋洞,对外界的冷热酸甜刺激有感觉,尤其是对甜的更敏感。
3.深龋:龋坏已经达到牙本质深层,有较深的龋洞,距离牙髓很近,对外界刺激反应更敏感。如果在深龋阶段也没有进行治疗,那么接下来的即将面对的就是:牙髓炎,根尖周炎,颈面部间隙感染等一系列病症,此时已经不单单是牙齿的问题了,很可能对身体造成不可逆的伤害,甚至危及生命,健康问题绝非儿戏。
预防蛀牙的几点建议
要防止龋病发生,建议做好以下几个方面:
1.良好的口腔卫生行为,包括科学规范的刷牙,使用牙线、牙间隙刷等工具清洁牙间隙,定期洁牙等。
2.不管成人还是儿童,选择合适的氟化物防龋,包括使用含氟化物牙膏每天刷牙至少两次。
3.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,例如进食含粗纤维丰富的食物,减少餐间含糖饮食的次数,特别是控制睡觉前食用含糖奶制品。
4.定期检查,积极寻求医生的帮助,做好专业的预防护理。